English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评介

1998-05-24 来源:光明日报 张磊 我有话说

陈剑安著《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作。

该书以选题得当而见长,构架和取材也颇有值得称道之处。该书第一章从分析列强、清朝和人民群众的动向入手,勾勒出孙中山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内部传统“凝聚”格局的变化,进而指出中华民族在当时需要增强自身的凝聚力、以完成反帝反封、“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第二章深入介绍了孙中山的阅历、素质和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从而说明了孙中山正是中华民族期盼的、可望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杰出人物。该书的第三、四章分述了民国成立以前孙中山凝聚民众的实践活动和与形形色色的“离散力”作斗争的情况,充分说明了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是埋葬反动清朝的伟大力量;另一方面,孙中山虽然是凝聚民众的杰出人物,但毕竟不能回避各种离散势力的挑战,这正是他虽致力于凝聚力却不能建立牢不可破的凝聚体系的基本原因之所在。第五章论述了南京临时政府以后七八年的情况。作者以详实的资料和凝重的笔触,再现了这样一幅历史画卷:在此期间,中华民族并没有迎来民族凝聚、国家兴旺的新局面。第六章可视为全书的重点。这一章讨论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但在论述时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在充分认识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进行帮助的外因条件下,强调了孙中山内因方面的主观努力。其二,在展示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及其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强调了孙中山“以民为本”的爱国思想和对民族主体——工农民众认识的升华。其三,在概述“三大政策”的基础上,强调了其共有的“凝聚功能”。作者认为,“联俄”和“联共”,从根本上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要求,因而必然要显示出凝聚中华各族人民的力量。第七章以“简短的启示”为题,言简意赅地从三个重要方面对全书进行了理论的抽象和概括。作者突出了“时代、领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物质、精神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扬优、汰劣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等三大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根据当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